跳到主要內容

享受優游自在的鐵人生涯──游泳初學者如何不害怕開放水域?

享受優游自在的鐵人生涯──游泳初學者如何不害怕開放水域?

上回談過游泳好手轉入鐵人三項的調整建議,今天就來聊聊,因為想從事鐵人運動而開始學游泳的朋友,怎麼樣訓練最有效率?訓練的重點應該放在哪一部分?同樣請到魚式游泳教練,【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游泳教練吳燿宇來和大家談一談!
Q:因為想從事鐵人運動而開始學游泳的初學者朋友,你建議他怎麼學習與訓練?
A 完全不會游泳,但因為想從事鐵人運動而開始學游泳的初學者朋友,一定要找一位有經驗的教練,雖然坊間游泳的書籍與DVD很多,但時至今日,沒有一套書籍或DVD可以取代一位有經驗的教練!
有些朋友可能學生時期游泳勉強通過,因為想從事鐵人運動而開始翻箱倒櫃找出游泳褲,一定要記得游泳的「動作技術」與「體能」是相輔相承的,良好的動作技術可以讓你游泳較有效率;但良好的動作技術也是需要相當的體能來維持,否則前面姿勢一百,後面就姿勢走樣了。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所謂訓練!並不是一口氣到泳池游個2000~3000M 就是游泳訓練,這樣只能算是土法煉鋼訓練中必須包含動作技術的部份,尤其初學者,應「先講究動作技術,再研究如何把距離增加 ,慢慢再加入速度
動作技術分為兩個面向:分別是「減少阻力」與「增加推進力」,能把這兩個面向充份發揮,就會造就出良好的效率

Q:在開放水域教學這部份呢,你有什麼想和我們朋友說的?相信這是大部分初學者最大的擔憂!
A另外,開放水域的知識與技巧,絕對是你必須涉獵的。開放水域不像泳池那樣平靜,有許多的變異因素,這些因素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許多新手因為不熟悉開放水域,下水不到兩百公尺就因恐懼、太緊張、不習慣等心理因素影響生理狀況,無法繼續而棄賽,這場比賽就與完賽獎牌無緣。甚至聽過有朋友參賽前只在泳池訓練,比賽一跳進水中居然慌亂到腦筋一片空白,完全傻掉呆掉,連呼救都忘記!大家看到此或許會覺得很誇張,但這是真實發生的!千萬不可輕忽大意!
    所以,在參賽前先最好學習在開放水域中冷靜、放鬆和自救,尤其在海域,絕對不要與海流、海浪硬拚,人在大自然中是很渺小的,硬拚到沒力,是極度危險的一件事情!寧願放鬆,隨波逐流,等待救援;或保持體力,適當時機游到最近的岸邊其實,有一套訓練方式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協助初學者訓練到可以放鬆和自救,主要就是克服心理的恐懼與未知的狀況、如何自救、開放水域如何找尋方向--定位、人群應對技巧(應付一大堆人跳下水擠來擠去的問題) 繞標折返技術……
    有了充分的準備,應付開放水域時就會比較安心,游完上岸了更覺得開心!

參考影片:燿宇示範放鬆

Q:因為想從事鐵人運動而開始學游泳的初學者朋友,怎麼樣才是有效率的訓練呢?
A其實台灣鐵人賽事之所以迷人之處,是因為許多參賽者志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三五好友約在同一場賽事,聯絡感情,讓人看見的是對運動的熱情,以及濃厚的人情味,少了競賽的肅殺之氣,反而是運動,甚至是說休閒活動的那份享受與快樂。所以,如果你的心態是體驗鐵人三項賽,作為一種休閒就好,那自然可以安全完賽為原則,不用太嚴肅看待競賽時間的快慢;但如果你想要更精進,拚上台或破PB(個人最佳成績,當然就需要進入訓練計畫這一塊!
    訂定有系統、有架構的訓練計畫,可避免「隨機、隨興」,「漫無目的」的訓練方法,也可以破除「沒有痛苦就不會進步(no pain no gain)」、「一直保持高運動強度」的迷思。
有計畫一定是先有目標,無論是初學者或是選手,首先需要樹立「可以達成的目標」,而目標則要根據個人能力、心理特質及社會環境訂定。
    另外,還有競賽心理素質的培養,也就是說,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定一場比賽,而不是在他人慫恿之下報名的,之後要衡量自己有多少時間?不要在尚未準備完全、倉促的狀況下參與比賽。因為本人看過很多例子,因此而受傷,或再也不參加鐵人賽者為數不少,所以心理素質的影響重大!
     還有更重要的觀念,那就是體能的累積不是可以一步登天的事!體能來自訓練這一點是普世週知的道理。但是你需要透過練習游泳、騎車和跑步,來提昇你的成績。但是,鐵人三項運動的體能,是不可能只靠高次數的跳繩、TRX、有氧舞蹈,或是攀岩等運動方式,而讓三項成績進步,因為,這就叫做「運動的特殊性」。某一些的輔助訓練也許有助於建立基礎的體能,包括肌力、耐力。但是,三項運動的基礎還是在於游泳、騎車和跑步,因此,有鑑於此,有兩個原則,是能達成有效訓練的方法,建議一定要遵守的:
1.關節和肌肉出力的協調性一定要和你目標的運動相似。
2.訓練肌肉的負荷(時間,強度)一定要和你目標的運動所需的負荷相似。

Q:所以要明白基本的原則和自己的目標?
A當然!排定訓練計畫前一定要「掂掂自己斤兩」,也就是說要了解自己平均一趟25M50M 可以游幾秒,平均一趟划手次數又是多少,這樣你就可以知道你的「速度」、「划手次數」還有「划頻」的數據與關係,目標就是練出最適當的「划手數」並保持這樣的配速,就會比原本進步!
    具體來說,舉個實際例子:如果游25M25次手,到岸邊是25秒,那表示每次划手頻率是1秒,現在我有兩種方式尋求進步:一種是頻率變快,每次划手頻率如果變成是0.9秒那划25次手就會是22.5秒,就進步了2.5另一種方式是每次划手頻率維持1秒,划手次數降為22下,25M就會是22秒,就進步了3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練習中每降一下划手次數,或降划手頻率,都是透過相當的練習才能看到成效,而且頻率越快划手數會越高;划手數越少,頻率慢,有時反而把效率拖掉了所以目標就是練出最適當的「划手數」並保持這樣的配速,就代表著你比原本進步!
Q:在最後,燿宇,對於游泳好手轉戰鐵三項,你有什麼想和大家說的呢?
其實,透過鐵人三項,你可以心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以及人生態度!


你會在比賽或活動中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你會因為追求進步,而開始規律運動、調整飲食、調整作息,做到了「慎起居,節飲食」的養生之道;另外,也因為你生活中有了鐵人三項這目標,你會更加有時間觀念,因為要排出機會做訓練,就必須在工作或學業與家庭間去規劃與平衡,才能在運動並且參與競賽間,仍保有自己人生的彈性!你也會開始管控開銷,因為要存錢買裝備,所以更必須精打細算,達成生計穩定與競賽提升的計畫!你更會在比賽中有全新的學習,比方說你在游泳項目領先了,不一定後面兩項都能領先;三鐵訓練與比賽的哲學,就像人生態度一樣,贏在起跑點,不一定樣樣都贏,但是,人生本來就是起起落落,透過鐵人三項,我們可以體悟更多道理,並且挑戰自己,不讓今天的我輸給昨天的自己!無論成績如何,都是讓自己更奮發的一項運動!與大家一起努力!運動要進步!更要開心與積極!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泳速再進化「高肘抱水」

資料來源/吳燿宇.謄寫整理/范寶蓮 前言: 前一節談的常見錯誤,主要是針對踢水以及手的水面上動作,這些錯誤的發生會影響身體的流線型,也就是阻力的來源。阻力會造成游起來費力,進而影響速度。 但是要進入追求速度的階段,就要來探討,當阻力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如何掌握身體在水中前進的動力,提升速度? 這一節就要來談「高肘抱水」這個游泳速度的關鍵動作,理解「高手抱水」之所以更有推進力的原因,以及常見的不正確動作。 水面下動作分析與常見錯誤發生原因 簡報來到這張圖,說明水面下手不同的動作;上面是直臂,下面是曲臂。 水下直臂容易發生的錯誤動作 教練從這張圖說起:「講完了水面上的提臂入水,再來就說到水面下的動作,抓水、抱水和推水。一開始練習自由式時,重點可能放在踢水,放在維持流線型,如果還要注意到高肘抱水就太多了,注意不了那麼多時,手在水面下就先直臂順順帶過就好,但是進階程度就必須講究這動作。剛開始我們都是以水面上的動作來判斷你游得好不好,但進階之後,水面下的動作就更重要。有些人水面上的動作看起來很不怎樣,但是他水面下的動作很有效率,這樣前進的效率可能還是不錯的。 我們簡單來看一下,有些人水下划手是直臂,也些人則是曲臂。 直臂比較容易產生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 若以直臂來講.... 大家看一下上圖,只有顏色比較深的這一塊有做到水下推進的效率,後面那一段幾乎是沒有效的。我們看一下,你從漂在水上的動作手開始往下,如果是直臂,肩膀也會往下帶(下圖)。 所以有些人下半身看起來OK,上半身看起來卻沉下去,就是因為手臂沒有效率就算了,還把肩膀往下帶破壞流線型。他只有來到深色這段有一點點幫助推進的效果,後面這一段會讓你整個向下沉。 過度推水破壞流線型 另外,直臂划水常會過度推水。 大家看一下這個箭頭為什麼會畫向水面上?大家是否看過有些人推水特別推出水面?因為直臂常常就直接直到底,往上推,覺得推水推越大力前進越多,但是推出水面之後身體流線型已經改變了,手肘跑到身體後面。 所以當你的手要回臂入水時就會銜接不順。 慢動作透視水面下手的動作 我們看一下手入水後在水面下的路徑。手入水之後,會先有一個抓水動作 ,抓完水繼續走繼續走,走到手掌在肩膀下 ,開始抱水,後面這一段才叫做推水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為什麼換氣容易影響你的流線型?

內容提供/吳燿宇 繕打整理/范寶蓮 前言: 很多人自由式一直學不好,都說:「我換氣換不好。」顯然換氣是許多成人學習自由式過程的痛。「容易嗆水」、「一換氣身體就下沉」、「頭抬太高就沉,抬不夠高就喝水」 .... 也有人換氣換到脖子痠,到底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換氣這一關? 過去和燿宇教練學游泳(自由式)的時候,他曾有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說明。 「很多人換氣換不好,可能要回去檢查手的動作;划手的問題又與踢腳有關。」 前面兩篇針對「容易破壞流線型的動作」做了很多說明,當踢水和划手都能夠掌握流線型的訣竅後,我們來看看換氣有哪些常犯的錯誤,以致影響身體的流線型? 換氣的角度影響流線型 教練開宗明義,從攝影的鏡頭來看換氣的角度。 「剛剛我們說了踢水和划手,現在來到換氣單元。」 「我現在要解釋換氣的角度。來,假裝這邊有一台攝影機」 「想像攝影機正拍我換氣角度,一個角度是從我頭的正上方,一個是從側邊,有兩個角度」 「側面拍的時候,有A、B、C三個角度;這三個角度是一般換氣時常見的三種不同習慣角度。假設我在游的時候,你們從我的側面看...」 「理論上換氣的時候,我的臉應該會直接看旁邊朝向這個位置才對。」(下圖) 「但是大家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些說法說,換氣的時候要稍微往後看一點,各位覺得,這說法是對還是不對?」 學員:「.........嗯........不對。」 教練:「嗯,沒錯,為什麼呢?因為會影響你的中軸。你們從後面看我現在假裝我在游泳,我的頭到脊椎就是我的中軸。」 「如果我換氣的時候直接看旁邊,我的中軸並不會被影響。但是如果我換氣的時候稍微往斜後方看....我的頭和脊椎的線條是不是就已經歪掉了?」(下圖) 「甚是有些人還會看向B點,在換氣的時候往前看,這樣中軸也會歪掉,然後很容易喝到水。」 「所以換氣的時候投直接轉到A點旁邊就可以。這是從上面看的鏡頭。」 「再來從側面看,A和B...」 「說明一下,如果我游的時候眼睛原來是看下面,換氣時頭直接往旁邊看,我的頭就會推出一個這樣的波浪。」 「波谷的位置就在我的嘴巴下面,所以頭就可以壓得很低。如果你是看著前面像這樣拉高,你轉過來的時候頭就會是斜的。」(下兩張圖) 「頭越高,腳就會越低。就算不看腳,你頭抬越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泳姿常見錯誤對流線型的影響

前言: 之所以會有這個系列「關於游泳,聽得懂也作得到」,源自於這兩年LEADER在游泳教學上累積了很多的想法,發現幾個很有趣的問題... 首先,成年人會為了學游泳特別撥出時間和預算,大概是這兩三年特有的現象,主要原因是鐵人三項運動的風氣興起,而游泳又是第一關,許多成年人為了圓自己的鐵人夢,其他項目可以咬牙自己練,唯有游泳的技術門檻讓人不得不找教練教;可以說,這幾年成人游泳領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為了參加鐵人賽事而來。 成人學習游泳,往往又比小朋友要更花時間;而好不容易學會了換氣,要進入長距離和追求速度的階段,多數會遇到很多障礙。因為游泳要游得好,身體在水中的流線型和平衡感很重要,偏偏水是不穩定的介質,身體要在不穩定的介質中維持穩定做到教練指導的動作,真的很不容易。 這時候就會看得出來有些人身體的悟性高,有些人則比較辛苦,學習進度的快慢差距就來自這裡。 至於到底為什麼聽到耳朵裡,腦袋能夠理解,身體卻做不出來? 是我們的理解錯誤?或是身體發生了問題? 你理解的流線型和我理解的流線型視同一件事嗎?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很輕易抓到身體在水中的平衡但我卻老是像在太空中漂浮? 教練說踢腳要從髖關節發力但我的髖關節根本使不上力? 10月份我們舉辦了第一場「關於游泳,聽得懂也做得到」,安排了徐國峰、吳燿宇、應諾吉豆教練共同講座,這一場講座主要由國峰老師從物體移動的原理陳述,解釋游泳速度的來源,同時針對這樣的原理進行知覺訓練,豆教練則針對這些知覺訓練提供動作訓練的設計。 有了第一場講座的理論基礎,教練們更進一步針對一般人在游泳學習過程中,常發生會影響身體流線型的錯誤動作做解析。就燿宇教練在游泳領域多年的研究,他認為除了物理上「失衡與落下」的基礎原理之外,身體在水中移動還有相當多細微的訓練,在大原則之下,還有許多影響身體流線型和水中平衡的關鍵。 因此我們又辦了第二場「關於游泳,聽得懂也做得到」講座。 這場講座重點放在: 1.影響游泳效率的常見錯誤泳姿整理 2.為什麼這些錯誤泳姿會影響游泳效率? 3.我想做到好的泳姿但是做不到是為什麼? 4.那些動作訓練對維持好的泳姿是有幫助的? 5.我怎麼把動作訓練結合在游泳的練習計畫裡? 第二場講座在12/24下午,為時3.5h順利完成,對於泳姿效率的解說,以及市場不同派別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