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享受優游自在的鐵人生涯──從游泳看鐵人三項運動

享受優游自在的鐵人生涯──從游泳看鐵人三項運動

上篇提到早期的鐵人三項運動多數游游泳選手轉入,或是對游泳有信心的朋友;因為不可否認游泳是三項之中門檻最高,危險性也最大的一項,「會」與「不會」之間壁壘分明,決定了個人有否資格參賽。
不過三項運動之所以有趣,是因為多了單項運動所缺少的交互訓練。鐵人三項中的游泳項目因為是在開放水域中進行,為賽事添增挑戰與變數,因此泳技熟練的選手投入時也有其必須調整的心態,和加強的訓練內容;而游泳初學者更必須一開始就建立面對開放水域的訓練重點──自救與放鬆而非速度。
本身是台灣魚式游泳教練出身的吳燿宇教練,潛心研究相關泳技理論,在「放鬆」與「與水融為一體」的基礎下,再談速度與成績。唯有真正放鬆,才能越游越遠,許多初學者口耳相傳「我遇到燿宇後,才真的學會游泳」。
關於從游泳看三項運動,邀請此次【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游泳教練吳燿宇談相關的心態建立,以及訓練計畫。
Q:燿宇,你鼓勵游泳好手嘗試鐵人三項運動嗎?為什麼?
A當然!我相當鼓勵游泳好手嘗試鐵人三項運動,游泳好手幾乎訓練時間都在游泳池,當你厭倦了右去左回的閉鎖式運動形式之後,嘗試鐵人三項運動是一項很好的選擇因為鐵人三項比賽都是游開放水域,你可以藉由鐵人賽,暢游於諸如台東活水湖、南灣海域、花蓮鯉魚潭、南投日月潭……等風光明媚水質清澈的水域,甚至你也會有機會挑戰南寮漁港,苗栗通霄、屏東大鵬灣等海水浴場,這些你以前想都沒想過會下去游個痛快的水域!
Q:游泳好手在跨入鐵人三項運動時,真的很有優勢,對嗎?
A沒錯!身邊許多朋友,投入鐵人三項的原因,細問之下,有些是因為之前跟著單車熱,並且在單車的技術與設備都達到一定程度的高峰,因此想接受更多挑戰,所以轉而投入鐵人三項;有些則是路跑出身,跟著朋友玩呀玩就玩到變三項,但他們普遍都覺得跨入游泳是個門檻,游泳有別於路上運動的型態與習慣,會讓他們一開始剛參與時措手不及也因此,很多陸續加入鐵人三項行列的選手們,常會以克服游泳,為跨入此領域的一項重大指標;所以,游泳對於鐵人三項運動入門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游泳好手的優勢就是優於常人的水感,而且有些鐵人賽事,因為地形或路線規劃的關係,採用水上浮台出發,這對於會跳水的游泳好手更算是取得先機的一大優勢!

Q:但很多人不見得游得好成績就好,你覺得心態上要有哪些調整?
A:這樣說吧,我們所定義的游泳好手,多半是指「競技游泳」項目的選手;所謂的「競技游泳」分為蝶、仰、蛙、自,等四式;又分為50M100M等短距離項目與200M400M800M1500M,等中長與長距離項目如果你是專攻中長距離以上自由式的好手,轉戰鐵人賽當然是游刃有餘;如果不是的話,也不要擔心!你也有優於常人的游泳能力,只是如果想更享受、更融入鐵人賽,你必須要開始涉獵一些長距離自由式的技巧與動作技術畢竟鐵人賽當中,自由式是最適合的姿勢
    另外,開放水域的技巧與知識是必須加強的一環,因為開放水域有別於泳池,有太多變異因素,許多有池內的好手沒有開水域的經驗之下,多半都會鎩羽而歸,反之,熟悉這些變異因素,就能稱霸游泳項目!

Q:我們知道你訓練了很多鐵人三項的玩家和選手,自己也參與三項運動。你覺得游泳的單項訓練計畫和鐵人三項中的游泳訓練計畫有何異同?
A游泳單項訓練因為只練游泳,所以一週當中可以很充裕的排游泳項目訓練,但鐵人三項需要把游泳、騎車、跑步三項規劃在每週的訓練時間當中,訓練時間當然就會有所差異但大致上的「訓練計劃」原則是一樣的:準備期(一般體能、專項體能),比賽期(包括比賽前期的恢復、比賽),季外期(或稱過渡期)依照年度賽事又可分為單峰週期、雙峰週期,甚至三峰週期這部分坊間都有許多專業書籍與文獻可參考,我個人是參考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當然「鐵人三項聖經」也有提到訓練法,但專業的訓練法,在體育相關科系是得花一學期的課程來教授,所以細節在此不多做贅述
    就亞奧運距離(標鐵)項目游泳來說,游泳部分佔1500公尺,而1500公尺自由式屬於有氧耐力,建議準備期應該多在「耐力」這一部分加強 ,耐力好可以穩定能量消耗,不容易疲勞,接續騎車、跑步也較有優勢若耐力底子本身就不錯,可以將重點放在「動作技術」與「速度耐力」上面,好的動作技術能使游泳更有效率,減低能量消耗針對想上台的選手,速度就更顯重要,訓練加入速度耐力的間歇訓練項目是必須的。

聽燿宇談到這一部份,我想起一位登山前輩所說,當你面對高山跨出第一步,就要想著後面還有千千萬萬步。
顯然,三項運動的趣味,就在於即便我已經熟悉這項運動,但如何調整目標,以便為其他兩項運動保留足夠體力以拉長戰線爭取最後榮耀,訓練方式的不同,來自於運動型式的不同而應有不同心態。
除了游泳好手轉入三項運動有該注意的部分,初學者在面對鐵人三項的游泳項,耀宇更有重要的叮嚀,下篇我們會談到──游泳初學者初期對「開放水域」應有的正確心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泳速再進化「高肘抱水」

資料來源/吳燿宇.謄寫整理/范寶蓮 前言: 前一節談的常見錯誤,主要是針對踢水以及手的水面上動作,這些錯誤的發生會影響身體的流線型,也就是阻力的來源。阻力會造成游起來費力,進而影響速度。 但是要進入追求速度的階段,就要來探討,當阻力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如何掌握身體在水中前進的動力,提升速度? 這一節就要來談「高肘抱水」這個游泳速度的關鍵動作,理解「高手抱水」之所以更有推進力的原因,以及常見的不正確動作。 水面下動作分析與常見錯誤發生原因 簡報來到這張圖,說明水面下手不同的動作;上面是直臂,下面是曲臂。 水下直臂容易發生的錯誤動作 教練從這張圖說起:「講完了水面上的提臂入水,再來就說到水面下的動作,抓水、抱水和推水。一開始練習自由式時,重點可能放在踢水,放在維持流線型,如果還要注意到高肘抱水就太多了,注意不了那麼多時,手在水面下就先直臂順順帶過就好,但是進階程度就必須講究這動作。剛開始我們都是以水面上的動作來判斷你游得好不好,但進階之後,水面下的動作就更重要。有些人水面上的動作看起來很不怎樣,但是他水面下的動作很有效率,這樣前進的效率可能還是不錯的。 我們簡單來看一下,有些人水下划手是直臂,也些人則是曲臂。 直臂比較容易產生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 若以直臂來講.... 大家看一下上圖,只有顏色比較深的這一塊有做到水下推進的效率,後面那一段幾乎是沒有效的。我們看一下,你從漂在水上的動作手開始往下,如果是直臂,肩膀也會往下帶(下圖)。 所以有些人下半身看起來OK,上半身看起來卻沉下去,就是因為手臂沒有效率就算了,還把肩膀往下帶破壞流線型。他只有來到深色這段有一點點幫助推進的效果,後面這一段會讓你整個向下沉。 過度推水破壞流線型 另外,直臂划水常會過度推水。 大家看一下這個箭頭為什麼會畫向水面上?大家是否看過有些人推水特別推出水面?因為直臂常常就直接直到底,往上推,覺得推水推越大力前進越多,但是推出水面之後身體流線型已經改變了,手肘跑到身體後面。 所以當你的手要回臂入水時就會銜接不順。 慢動作透視水面下手的動作 我們看一下手入水後在水面下的路徑。手入水之後,會先有一個抓水動作 ,抓完水繼續走繼續走,走到手掌在肩膀下 ,開始抱水,後面這一段才叫做推水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為什麼換氣容易影響你的流線型?

內容提供/吳燿宇 繕打整理/范寶蓮 前言: 很多人自由式一直學不好,都說:「我換氣換不好。」顯然換氣是許多成人學習自由式過程的痛。「容易嗆水」、「一換氣身體就下沉」、「頭抬太高就沉,抬不夠高就喝水」 .... 也有人換氣換到脖子痠,到底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換氣這一關? 過去和燿宇教練學游泳(自由式)的時候,他曾有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說明。 「很多人換氣換不好,可能要回去檢查手的動作;划手的問題又與踢腳有關。」 前面兩篇針對「容易破壞流線型的動作」做了很多說明,當踢水和划手都能夠掌握流線型的訣竅後,我們來看看換氣有哪些常犯的錯誤,以致影響身體的流線型? 換氣的角度影響流線型 教練開宗明義,從攝影的鏡頭來看換氣的角度。 「剛剛我們說了踢水和划手,現在來到換氣單元。」 「我現在要解釋換氣的角度。來,假裝這邊有一台攝影機」 「想像攝影機正拍我換氣角度,一個角度是從我頭的正上方,一個是從側邊,有兩個角度」 「側面拍的時候,有A、B、C三個角度;這三個角度是一般換氣時常見的三種不同習慣角度。假設我在游的時候,你們從我的側面看...」 「理論上換氣的時候,我的臉應該會直接看旁邊朝向這個位置才對。」(下圖) 「但是大家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些說法說,換氣的時候要稍微往後看一點,各位覺得,這說法是對還是不對?」 學員:「.........嗯........不對。」 教練:「嗯,沒錯,為什麼呢?因為會影響你的中軸。你們從後面看我現在假裝我在游泳,我的頭到脊椎就是我的中軸。」 「如果我換氣的時候直接看旁邊,我的中軸並不會被影響。但是如果我換氣的時候稍微往斜後方看....我的頭和脊椎的線條是不是就已經歪掉了?」(下圖) 「甚是有些人還會看向B點,在換氣的時候往前看,這樣中軸也會歪掉,然後很容易喝到水。」 「所以換氣的時候投直接轉到A點旁邊就可以。這是從上面看的鏡頭。」 「再來從側面看,A和B...」 「說明一下,如果我游的時候眼睛原來是看下面,換氣時頭直接往旁邊看,我的頭就會推出一個這樣的波浪。」 「波谷的位置就在我的嘴巴下面,所以頭就可以壓得很低。如果你是看著前面像這樣拉高,你轉過來的時候頭就會是斜的。」(下兩張圖) 「頭越高,腳就會越低。就算不看腳,你頭抬越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泳姿常見錯誤對流線型的影響

前言: 之所以會有這個系列「關於游泳,聽得懂也作得到」,源自於這兩年LEADER在游泳教學上累積了很多的想法,發現幾個很有趣的問題... 首先,成年人會為了學游泳特別撥出時間和預算,大概是這兩三年特有的現象,主要原因是鐵人三項運動的風氣興起,而游泳又是第一關,許多成年人為了圓自己的鐵人夢,其他項目可以咬牙自己練,唯有游泳的技術門檻讓人不得不找教練教;可以說,這幾年成人游泳領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為了參加鐵人賽事而來。 成人學習游泳,往往又比小朋友要更花時間;而好不容易學會了換氣,要進入長距離和追求速度的階段,多數會遇到很多障礙。因為游泳要游得好,身體在水中的流線型和平衡感很重要,偏偏水是不穩定的介質,身體要在不穩定的介質中維持穩定做到教練指導的動作,真的很不容易。 這時候就會看得出來有些人身體的悟性高,有些人則比較辛苦,學習進度的快慢差距就來自這裡。 至於到底為什麼聽到耳朵裡,腦袋能夠理解,身體卻做不出來? 是我們的理解錯誤?或是身體發生了問題? 你理解的流線型和我理解的流線型視同一件事嗎?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很輕易抓到身體在水中的平衡但我卻老是像在太空中漂浮? 教練說踢腳要從髖關節發力但我的髖關節根本使不上力? 10月份我們舉辦了第一場「關於游泳,聽得懂也做得到」,安排了徐國峰、吳燿宇、應諾吉豆教練共同講座,這一場講座主要由國峰老師從物體移動的原理陳述,解釋游泳速度的來源,同時針對這樣的原理進行知覺訓練,豆教練則針對這些知覺訓練提供動作訓練的設計。 有了第一場講座的理論基礎,教練們更進一步針對一般人在游泳學習過程中,常發生會影響身體流線型的錯誤動作做解析。就燿宇教練在游泳領域多年的研究,他認為除了物理上「失衡與落下」的基礎原理之外,身體在水中移動還有相當多細微的訓練,在大原則之下,還有許多影響身體流線型和水中平衡的關鍵。 因此我們又辦了第二場「關於游泳,聽得懂也做得到」講座。 這場講座重點放在: 1.影響游泳效率的常見錯誤泳姿整理 2.為什麼這些錯誤泳姿會影響游泳效率? 3.我想做到好的泳姿但是做不到是為什麼? 4.那些動作訓練對維持好的泳姿是有幫助的? 5.我怎麼把動作訓練結合在游泳的練習計畫裡? 第二場講座在12/24下午,為時3.5h順利完成,對於泳姿效率的解說,以及市場不同派別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