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開放水域的危險與樂趣──鐵人三項海泳攻略

開放水域的危險與樂趣──鐵人三項海泳攻略

夏秋兩季是鐵人三項運動的旺季,近年來在海邊舉辦的賽事越來越多,固然因為台灣四面環海佔地利之便,而海泳的樂趣更高也是因素之一,海泳可說是開放水域中最富挑戰的一個項目。
對於沒有開放水域經驗的朋友言而,海泳面對浪花與不可知的天候因素,容易心生畏懼,但如果能夠建立信心克服恐懼,便能在海泳中享受開放水域的樂趣。從五月開始一直到年底,各地海泳賽事不斷,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教練吳燿宇,根據為LAVA賽事支援賽道安排的豐富經驗,整理出一篇海泳攻略,清晰易懂,即便只會浮沉的筆者讀完,也對海泳充滿興致與信心,當然,還是必須靠有經驗的選手和教練多帶領幾次嚕!
這是一篇實用的海泳攻略,希望大家看過之後多多轉發,分享給周遭已經是或者即將成為鐵人的朋友們,必能幫助許多有心人!


觀浪
通常鐵人三項游泳賽段開放水域)會安排在湖、河、海,最有挑戰性的就是海泳,所以在這多加著墨,因為海泳的變異因素多,舉凡風浪、海流潮汐當然如果自己與三五好友去練習這些因素都要顧慮以免發生危險但如果是鐵人三項賽,如前面所說潮汐的問題交給主辦單位操心,風浪太大當然會取消游泳項目,但如果是未達取消的標準,浪很大的狀況呢,這就考驗游泳技術與開放水域技巧了!
在這裡跟你分享我的「攻略」,在岸上就要先「觀浪」,瞭解浪進跟出的走向,避免游到出浪的區域,並且觀察靠沙灘處的浪區分佈,通常離岸邊較近,地勢較淺,就會激起較大浪花,較外面地勢較深,浪相對較小,所以到這區域就會好游許多,當然有時風浪大,離岸100 ~ 200M都是浪區三道浪同時都有可能。開始進入水域的時候需使用「沙灘出發」的技巧,完全沒水的沙灘處採用正常跑姿,沙灘處跑入淺灘(海水及膝)之後使用「高抬腿」跑法抬高膝蓋跑以減少阻力,甚至有些選手會將腳底板稍微往外側撇,做出跨浪的動作,目的也是為了減少阻力,接著海水至腰際後,別急著開始游,因為這時深度還算太淺,開始游的話手掌會觸地,這時就要用到海泳特有的技法--豚跳,類似「魚躍動作」,雙腳蹬地、雙掌著地,可以順暢的前進。

越浪
水深至胸口高度就可開始施展你的泳技了!但在這裡補充一個「越浪」技巧,「越浪」技巧非常重要,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浪可以助你前進,也可讓你一敗塗地,所以抓準浪的特性是很重要的,浪由海往岸上推有個力量,激起浪花後也有一個往海裡帶的力量,所以當你要往海裡游,浪朝你前進的反方向打來,如果浪頭只到腰部,跳躍起來,用背及臀部對浪即可;若浪高過你的頭,記得從浪下鑽過,並順著往海裡帶的力量游出去;相反的當您是在折返往岸上方向游時,要盡量利用浪頭的力量將你岸上推,這原理就是衝浪者追浪的目的!

「換氣」與「定位」
開始游之後,「換氣」技巧很重要,除了避免呼吸急促,如果你能雙邊換氣,一定比單邊換氣者有優勢,因為如果你只會單邊換氣,剛好當天浪都打那一邊的話,你就只有海水喝到飽的份。
「定位」技巧(Sighting)、「水中人群應對」、「水中標示物折返」這些技巧,很多地方都會提到,賽事老手都知道是必備的技巧,而對新手來說,紙上談兵的效果也有限,所以在這邊就不多作著墨,還是必須以現場實作為主,以達到教學訓練的效率。
以上提的這些重要的技巧,如果各位都能熟悉與運用,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及優越感!因為這關乎你能否突破重圍向外游出,或是困在浪中,彷彿身在洗衣機中?當然最後結果是明顯會反映在成績上,分享個人賽事經驗,有機會共切磋!



編者按:對於游泳初學者而言,這篇攻略談得過急了嗎?筆者認為並不會。畢竟面對初鐵的游泳初學者遲早要面臨種種開放水域的現況,提早理解,並在一開始學習游泳就建立在開放水域的基礎上,或許比許多習慣在泳池水道的游泳老手,面對鐵人賽事實更無包袱!希望大家在今夏都能平安完賽,享受賽事樂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泳速再進化「高肘抱水」

資料來源/吳燿宇.謄寫整理/范寶蓮 前言: 前一節談的常見錯誤,主要是針對踢水以及手的水面上動作,這些錯誤的發生會影響身體的流線型,也就是阻力的來源。阻力會造成游起來費力,進而影響速度。 但是要進入追求速度的階段,就要來探討,當阻力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如何掌握身體在水中前進的動力,提升速度? 這一節就要來談「高肘抱水」這個游泳速度的關鍵動作,理解「高手抱水」之所以更有推進力的原因,以及常見的不正確動作。 水面下動作分析與常見錯誤發生原因 簡報來到這張圖,說明水面下手不同的動作;上面是直臂,下面是曲臂。 水下直臂容易發生的錯誤動作 教練從這張圖說起:「講完了水面上的提臂入水,再來就說到水面下的動作,抓水、抱水和推水。一開始練習自由式時,重點可能放在踢水,放在維持流線型,如果還要注意到高肘抱水就太多了,注意不了那麼多時,手在水面下就先直臂順順帶過就好,但是進階程度就必須講究這動作。剛開始我們都是以水面上的動作來判斷你游得好不好,但進階之後,水面下的動作就更重要。有些人水面上的動作看起來很不怎樣,但是他水面下的動作很有效率,這樣前進的效率可能還是不錯的。 我們簡單來看一下,有些人水下划手是直臂,也些人則是曲臂。 直臂比較容易產生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 若以直臂來講.... 大家看一下上圖,只有顏色比較深的這一塊有做到水下推進的效率,後面那一段幾乎是沒有效的。我們看一下,你從漂在水上的動作手開始往下,如果是直臂,肩膀也會往下帶(下圖)。 所以有些人下半身看起來OK,上半身看起來卻沉下去,就是因為手臂沒有效率就算了,還把肩膀往下帶破壞流線型。他只有來到深色這段有一點點幫助推進的效果,後面這一段會讓你整個向下沉。 過度推水破壞流線型 另外,直臂划水常會過度推水。 大家看一下這個箭頭為什麼會畫向水面上?大家是否看過有些人推水特別推出水面?因為直臂常常就直接直到底,往上推,覺得推水推越大力前進越多,但是推出水面之後身體流線型已經改變了,手肘跑到身體後面。 所以當你的手要回臂入水時就會銜接不順。 慢動作透視水面下手的動作 我們看一下手入水後在水面下的路徑。手入水之後,會先有一個抓水動作 ,抓完水繼續走繼續走,走到手掌在肩膀下 ,開始抱水,後面這一段才叫做推水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為什麼換氣容易影響你的流線型?

內容提供/吳燿宇 繕打整理/范寶蓮 前言: 很多人自由式一直學不好,都說:「我換氣換不好。」顯然換氣是許多成人學習自由式過程的痛。「容易嗆水」、「一換氣身體就下沉」、「頭抬太高就沉,抬不夠高就喝水」 .... 也有人換氣換到脖子痠,到底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換氣這一關? 過去和燿宇教練學游泳(自由式)的時候,他曾有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說明。 「很多人換氣換不好,可能要回去檢查手的動作;划手的問題又與踢腳有關。」 前面兩篇針對「容易破壞流線型的動作」做了很多說明,當踢水和划手都能夠掌握流線型的訣竅後,我們來看看換氣有哪些常犯的錯誤,以致影響身體的流線型? 換氣的角度影響流線型 教練開宗明義,從攝影的鏡頭來看換氣的角度。 「剛剛我們說了踢水和划手,現在來到換氣單元。」 「我現在要解釋換氣的角度。來,假裝這邊有一台攝影機」 「想像攝影機正拍我換氣角度,一個角度是從我頭的正上方,一個是從側邊,有兩個角度」 「側面拍的時候,有A、B、C三個角度;這三個角度是一般換氣時常見的三種不同習慣角度。假設我在游的時候,你們從我的側面看...」 「理論上換氣的時候,我的臉應該會直接看旁邊朝向這個位置才對。」(下圖) 「但是大家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些說法說,換氣的時候要稍微往後看一點,各位覺得,這說法是對還是不對?」 學員:「.........嗯........不對。」 教練:「嗯,沒錯,為什麼呢?因為會影響你的中軸。你們從後面看我現在假裝我在游泳,我的頭到脊椎就是我的中軸。」 「如果我換氣的時候直接看旁邊,我的中軸並不會被影響。但是如果我換氣的時候稍微往斜後方看....我的頭和脊椎的線條是不是就已經歪掉了?」(下圖) 「甚是有些人還會看向B點,在換氣的時候往前看,這樣中軸也會歪掉,然後很容易喝到水。」 「所以換氣的時候投直接轉到A點旁邊就可以。這是從上面看的鏡頭。」 「再來從側面看,A和B...」 「說明一下,如果我游的時候眼睛原來是看下面,換氣時頭直接往旁邊看,我的頭就會推出一個這樣的波浪。」 「波谷的位置就在我的嘴巴下面,所以頭就可以壓得很低。如果你是看著前面像這樣拉高,你轉過來的時候頭就會是斜的。」(下兩張圖) 「頭越高,腳就會越低。就算不看腳,你頭抬越

聽得懂也做得到PARTII--燿宇 泳姿常見錯誤對流線型的影響

前言: 之所以會有這個系列「關於游泳,聽得懂也作得到」,源自於這兩年LEADER在游泳教學上累積了很多的想法,發現幾個很有趣的問題... 首先,成年人會為了學游泳特別撥出時間和預算,大概是這兩三年特有的現象,主要原因是鐵人三項運動的風氣興起,而游泳又是第一關,許多成年人為了圓自己的鐵人夢,其他項目可以咬牙自己練,唯有游泳的技術門檻讓人不得不找教練教;可以說,這幾年成人游泳領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為了參加鐵人賽事而來。 成人學習游泳,往往又比小朋友要更花時間;而好不容易學會了換氣,要進入長距離和追求速度的階段,多數會遇到很多障礙。因為游泳要游得好,身體在水中的流線型和平衡感很重要,偏偏水是不穩定的介質,身體要在不穩定的介質中維持穩定做到教練指導的動作,真的很不容易。 這時候就會看得出來有些人身體的悟性高,有些人則比較辛苦,學習進度的快慢差距就來自這裡。 至於到底為什麼聽到耳朵裡,腦袋能夠理解,身體卻做不出來? 是我們的理解錯誤?或是身體發生了問題? 你理解的流線型和我理解的流線型視同一件事嗎?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很輕易抓到身體在水中的平衡但我卻老是像在太空中漂浮? 教練說踢腳要從髖關節發力但我的髖關節根本使不上力? 10月份我們舉辦了第一場「關於游泳,聽得懂也做得到」,安排了徐國峰、吳燿宇、應諾吉豆教練共同講座,這一場講座主要由國峰老師從物體移動的原理陳述,解釋游泳速度的來源,同時針對這樣的原理進行知覺訓練,豆教練則針對這些知覺訓練提供動作訓練的設計。 有了第一場講座的理論基礎,教練們更進一步針對一般人在游泳學習過程中,常發生會影響身體流線型的錯誤動作做解析。就燿宇教練在游泳領域多年的研究,他認為除了物理上「失衡與落下」的基礎原理之外,身體在水中移動還有相當多細微的訓練,在大原則之下,還有許多影響身體流線型和水中平衡的關鍵。 因此我們又辦了第二場「關於游泳,聽得懂也做得到」講座。 這場講座重點放在: 1.影響游泳效率的常見錯誤泳姿整理 2.為什麼這些錯誤泳姿會影響游泳效率? 3.我想做到好的泳姿但是做不到是為什麼? 4.那些動作訓練對維持好的泳姿是有幫助的? 5.我怎麼把動作訓練結合在游泳的練習計畫裡? 第二場講座在12/24下午,為時3.5h順利完成,對於泳姿效率的解說,以及市場不同派別的不同